党委宣传部讯 10月17日,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校史展览馆举行开馆仪式。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级校友叶德才,学校党委书记邢光,党委副书记李志红出席仪式,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祥广主持开馆仪式。
邢光在致辞中向为此次校史展览馆提升改造工程中付出辛勤努力的各方人员、所有史料捐赠者,特别是捐建者叶德才先生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校史展览馆是学校办学历程的缩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更是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基地。在七十周年校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校史展览馆的提升改造,既是献给学校七十华诞的一份厚礼,也是对学校七十年办学历程的一次系统梳理与光辉呈现。
邢光强调,希望大家当好校史的守护者,让每一件展品都得到妥善保护,让每一段历史都得到准确记载;当好曲园精神的传播者,通过生动的讲解、丰富的展览,让师生校友在参观中感悟校史、汲取力量;当好未来的启迪者,将校史展览与办学实践相结合,通过历史镜鉴明晰发展方向,把校史馆建成凝聚共识、激励奋进的精神家园。
校史展览馆捐建者、校友叶德才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捐建校史馆的初衷:“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捐建校史馆时,我的答案只有两个字——感恩。感恩母校的培养之情,感恩时代的造就之恩。”他介绍,自2月18日项目启动以来,德才团队历时五个月精工细作,终将这座凝聚着曲园精神的文化殿堂呈现在大家面前。叶德才强调,校史展览馆不仅是母校七十年奋斗征程的“精神纪实”,更是曲园文化薪火传承的“思想灯塔”。他寄语在校学子要常来馆中驻足,用心感受前辈们在艰苦岁月中坚守教育的执着,聆听老教授们用粉笔书写的人生哲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点燃激情,在新征程上续写曲园人的荣耀篇章。
作为校史资料捐赠者代表,学校退休教师瞿红回顾了其父亲用镜头记录校园变迁的往事,对学校精心选用并珍藏其父亲拍摄的多幅珍贵摄影作品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她寄语母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往开来,再谱华章,培育更多栋梁之才,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为更好地传承校史文化、讲好曲园故事、传递奋进力量,学校专门成立了由退休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青年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史宣讲团。李志红为讲解团成员颁发了聘书。
党委副书记李志红代表学校接受了由郯城县赠送的高赞非人物像。

学校党委书记邢光、捐建者叶德才、1956年就在学校工作的骆承烈教授、与学校同一天生日的2025级新生郭晶晶共同按下仪式球。这一精心设计的环节,深刻体现出曲园精神在领导者的引领、捐建者的奉献、见证者的坚守和接力者的传承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邢光、叶德才共同为校史展览馆捐建纪念石揭幕。
开馆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作为首批观众,集体参观了校史展览馆。
1987级校友、叶德才董事长夫人王雯艳,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隋志强,郯城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聂文忠,学校各部门负责同志、师生代表、校友代表,德才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郯城县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据悉,本次提升改造后的校史展览馆布展面积达1500平方米,以“历史长卷,精神殿堂”为设计理念,通过“编年脉络与专题展示相结合、传统展陈与数字技术相融合”的方式,系统梳理并生动再现了学校自建校以来的峥嵘岁月、办学成就与师生风采等内容。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照片和实物展品,构筑起一部立体、生动、可触可感的校史教科书。
附:
校史展览馆捐建者、德才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89级校友叶德才致辞
尊敬的邢光书记、李志红副书记,各位领导、老师、校友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体育科学学院89级校友叶德才,也是德才集团的创始人。德才集团是山东省唯一一家主板上市的建筑企业,持续引领中国装饰行业发展,目前的排名可以用“1234”概括,门窗排名全国第1、装饰排名全国第2、设计排名全国第3、幕墙排名全国第4。能够捐建校史馆,为母校发展锦上添花,作为曲园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值此母校70周年华诞之际,我怀着无比激动与崇敬的心情,与大家一同见证校史馆的正式开馆!
这是历史的时刻,是曲园人共同的荣耀时刻!
德才集团能够为母校校史馆的改造与升级尽一份心力,我深感无上荣幸。2月18日项目启动,5月16日完成捐赠签约,如今,德才团队历经五个月昼夜奋战、 精雕细琢 ,为母校献上匠心之作。这不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对母校情感的深深礼敬!感谢邢书记和校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也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汗水与智慧,是大家让这座文化殿堂华彩绽放。
有人问我,为何选择捐赠校史馆?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感恩!感恩母校的育人之情,感恩时代的成全之力,更感恩今日能以反哺之举表达赤子之心。校史馆,是母校七十年奋斗征程的“精神纪实”,更是曲园文化薪火传承的“思想灯塔”。
这份建设,不是捐赠,是回响;不是终点,是再出发!每当我走进校史馆,看见那些泛黄的照片、沉甸的校牌、锈迹斑驳的工具,我都难掩情绪激荡那是一代代曲师人以知识点亮命运、以教育照亮社会的身影。每一件展品,都在诉说着“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曲园人力量,都在提醒后人何谓“启山林”的初心。
校史馆,不只是记忆的容器,更是精神的桥梁。它连接着1955年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与今天的桃李芬芳;它穿越时光,将一代代曲师人从校园梦想到社会贡献的轨迹 镌刻于壁上、流传于心间。走进这里,不仅能看见历史的厚重,更能读懂曲师的灵魂。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常来校史馆走一走、看一看。用心去感受那些前辈在昏黄灯光下自制教具的坚毅,去倾听那些老教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誓言,去体悟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践行“ 曲师精神”的担当。愿你们从校史中汲取智慧,从精神中点燃激情,在新征程上书写属于这一代人的精彩篇章。母校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也是我们精神的归宿。愿校史馆的璀璨灯火,照亮曲师鲲 鹏 展翅的新征程!愿曲园精神如泰山磐石,永驻每位学子心间!愿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星河中,永远闪耀曲师人独有的光芒!
最后,我衷心祝愿母校在未来的日子里再创辉煌、华章永续!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满园!祝愿各位校友事业有成、常回母校!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业进步、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校史资料捐赠者代表、学校退休教师瞿红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感恩与一份深切的怀念,站在这个崭新的、承载着记忆与希望的地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的家人,向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校史馆的顺利开馆,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向为校史馆建设付出辛勤努力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是你们的远见与执着,让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得以鲜活,让一幕幕温暖的记忆重焕光彩。尤为令我感动的是,校史馆将我父亲拍摄的多幅摄影作品悉心珍藏,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工作的最大尊重,更是让那些定格了流金岁月的历史瞬间,得以跨越时空,与后人对话,成为学校永恒记忆的一部分。
我的父亲瞿鸣凯,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许多老教师和校友或许还记得,从前在校园的各类活动中,总有一位手持相机、默默守候在角落的身影——那就是我的父亲。他不仅用镜头记录岁月,更以一生的热忱,无声地陪伴曲园走过数十载春秋。
1956年,父亲来到曲阜师范学院工作,从此便将心安放在这片书香沃土。1960年5月,他参加山东省技术革新与革命运动成就展,负责布展工作,精心将数学系的《公社数学》与化学系的土蒸馏釜模型庄重陈列。令他毕生引以为荣的是,《公社数学》作为应用数学的重要成果,有幸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自翻阅,这不仅为数学系赢得了荣誉,更成为学校发展史上一个熠熠生辉的印记。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历程,父亲始终与曲园同呼吸、共成长。1985年,在学校迎来建校30周年之际,“曲阜师范学院”正式更名为“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在学校领导原拟邀请舒同先生题写校名未果后,父亲承担起了为母校新校名寻找最佳书法表现形式的任务。
怀着对母校的无限深情与强烈的责任感,父亲投入了大量心血。他广泛搜集毛主席的书法手迹,从浩瀚墨海中逐一筛选、比对,精心找寻每一个适合的字形;再经过反复揣摩、排布与整合,最终以“毛体”为风骨,将“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六个大字和谐地融为一体,形成了庄重浑厚、气韵磅礴的完整题名。如今,这幅凝结着特殊时代印记与个人心血的校名,依然矗立在校门之上,默默见证着一代代曲园人的青春岁月。
几十年来,父亲始终以校为家,将个人所长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校园。无论是画像牌坊的绘制、语录标语的书写,还是各类雕刻制作,他都亲力亲为;作为学校的兼职摄影师,他用镜头忠实记录下学校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积累下近千张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带着时间印记的照片,不仅是学校的宝贵记忆,更是他爱校如家、默默奉献的最好见证。父亲将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里。他的付出,是一位普通教师对母校最深沉的表白;他的坚守,也是那一代曲园人共同的精神写照。
在此,我谨代表父亲和我们全家,衷心祝福我们深爱的开元足球_开元(中国):根基永固,薪火长传;桃李满天下,再创辉煌!愿这份历久弥新的情感,永远温暖每一个曲园人的心灵。
再次预祝校史馆开馆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